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当代医药》 > 2019年第14期
编号:13378069
不同标志物差异在预测肥胖哮喘发病风险中的应用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9年5月15日 《中国当代医药》 2019年第14期
     [Key words] Phenotype; Obesity; Asthma; Markers

    哮喘又名支气管哮喘,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,该种炎症常伴随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,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、气促、胸闷和(或)咳嗽等症状,多在夜间和(或)凌晨发生,此类症状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气流阻塞,可以自行或通过治疗而逆转[1]。肥胖型哮喘是哮喘的一种新的表型,根据其气道炎性细胞的不同,将肥胖哮喘分为嗜酸性粒细胞型、非嗜酸性粒细胞型。肥胖型哮喘又称为难治性哮喘,肥胖是哮喘的独立危险因素,能够引起甚至加重哮喘并降低激素治疗的效果,导致哮喘更加难以控制,增加哮喘的严重程度[2-5],并降低了哮喘患者的生存质量。目前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已经基本明确,但对肥胖患者哮喘发病风险的评估仍缺乏依据,这是做到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肥胖型哮喘的关键。本研究探讨了不同标志物差异在预测肥胖哮喘发病风险中的应用,现报道如下。

    1资料与方法

    1.1一般资料

    选取2017年5月~2018年5月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区呼吸科的196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......
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4117 字符